駐站名家 – 劉宗瑀(小劉醫師)

calendar_month 12/03/2022
字級:

小劉醫師的奇幻旅程 – 從外科手術醫師、斜槓寫劇本、到為弱勢發聲

劉宗瑀(小劉醫師)

很多人認識小劉醫師(劉宗瑀),是因為公視職人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這是她親身經歷的淚與笑,轉化為文字,呈現外科醫師看似光鮮亮麗下的現實層面。小劉醫師也因此成為具有公眾聲量的意見領袖。現在,她更運用這樣的影響力,為社會公益發聲。

暴走女外科 天生不怕血 動刀快速精準

「我在國高中時期,就對生物、第三類組很有興趣,很自然地就進了醫學系;」小劉醫師說,當時還不太清楚職涯方向,但很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外科,她天生不怕看到血、動手開刀也比同輩更快,連自己的老公和弟弟,都是由她負責開盲腸的刀。帶著高度的興趣與熱情投入外科領域,開始實習後,才是全面的震撼教育。「在外科,兩天沒辦法睡覺是很正常的事,工作過勞、長期處於高壓之下,看到學長姐累壞的樣子,自己也親身體驗,才知道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很大。」

大城市外科壓力大 轉換跑道前進偏鄉

女性更是外科的稀有動物,小劉醫師實習時,是唯一的女醫師,擔任住院醫師及總醫師之後,又面臨人力嚴重不足,曾經出現一位醫生負責35床的緊繃狀況。她在懷孕期間,還要抱病值大夜班,這樣的搏命工作,讓她決定暫離跑道,前進偏鄉。

城鄉差距的衝擊,又是另一場震撼教育。「你相信嗎?長了骨肉瘤的阿伯,我跟他說不治療就要截肢,他寧可選擇截肢。」主要原因就是檢查及治療程序的不便利;必須進行病理攝影、骨科門診,最後再安排開刀;這幾道手續,在臺北的醫學中心,短短幾天就能完成,但屏東的阿伯,必須奔波到高雄,每一道程序等上兩三週,才能進行後續。

救命不救醜  從改善醫病關係下手

「已經設法幫他盡量安排最方便的轉診,但對偏鄉的長輩來說,交通、時間、無人陪伴的門檻實在太高。」另外一個例子是,十幾歲的青少年發生車禍,家長決定放棄搶救,「因為救了家裡也沒人照顧」,小劉醫師說,其實所謂的偏鄉,一點也不遠,光是臺北和新北的醫療資源,差距就很大。

這些偏鄉經歷,讓她學會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嘗試去推動醫療資源及長照服務的普及。她參與醫生勞動權改革、呼籲醫療分級的重要。「唯有醫生的工作負擔改善、體制更健全,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否則臺灣投入這麼多資源培養醫生,大家都去救醜(指醫學系學生投入醫美)不救命了,病人怎麼獲得最好的照顧?」

善用科技彌補城鄉醫療落差  首推遠距精準醫療

善用科技是彌補城鄉醫療差距的手段之一。「我曾經在澎湖的將軍嶼駐點,光是到那個島就要換三班船,包括搭小舢舨。」小劉醫師說,在交通如此不便的地方,醫護人員極度缺乏,必須仰賴線上醫療和遠距看診,例如漁民跌落海溝,護理人員可視訊描述傷口狀況,由遠端的醫生進行診療。當時還沒有line通訊,還好衛福部已架好類似衛星通訊的基礎設施,才得以對外通聯。

「以資通訊技術來輔助醫療,都還有再改進的空間。」小劉醫師說,當時遠距看診,病人要站在固定的鏡頭前,很不方便,急需使用科技讓偏鄉民眾能用最為便利的方式得到精準的治療。

線上整合跨域醫療資源  臺灣有強大技術研發能量

臺灣在5G、AIoT研發能量強大,也能與醫療結合。前面提到的骨肉瘤病例,小劉醫師認為可比照COVID-19疫情大爆發期間所開發出的口罩地圖,整合門診、醫檢、治療、手術等資源,讓屏東阿伯一個上午就完成現在要花兩三週甚至好幾個月才能完成的醫療程序。「以前會覺得線上整合這些資源,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以往醫院間的資料並不相通,但現已改觀。而口罩地圖推出後,讓我更有信心。」

小劉醫師舉例,屏東阿伯的偏鄉醫生提出醫療請求後,由大城市的醫學中心進行統合,不同科別跨域合作,病人一抵達,就能在一個上午看完三個科別,提高治療意願及便利性。

面對制度上的許多挑戰,小劉醫生也曾想放棄,「我最痛苦的時候,就是靠著網路寫作來抒發,沒想到後來會成為劇本。」外科的過勞、城鄉差距,都尚未全面解決,但小劉醫生並沒有因為大環境的限制而放棄,甚至找到了最適的施力平衡點。

為弱勢發聲就從教育下手  帶動正向循環

小劉醫師目前擔任高雄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看診之餘,持續推動教育及制度改革工作,例如與多個社福團體合作,推出繪本並聲援多元家庭。「我曾短暫待過兒科,看到許多兒虐、家暴、家內性侵的案例;這些問題,必須從教育上著手,先教育家長才能教育孩子,讓大家以健康、正面的態度去談論並認識性,不讓它當成黑暗、暴力的宣洩手段。」

戲稱自己是外科性格、坦率直言又充滿熱情,不斷向前衝的小劉醫師,透過職場的心路歷程分享,開啟了臺灣社會對醫界更多的認識與技術創新研發,她很期待有一天,臺灣的女外科不再暴走,而能擁有充份的資源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