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礦泉水瓶「完美風暴」三要件 無色無味傷害健康

08/28/2017
字級:

日頭赤炎炎,氣溫飆升,車內溫度飆破50度不意外,等等!放在車上的礦泉水到底能不能喝?會不會溶出有毒物質?

解密科技寶藏小編請到國內塑膠專家-財團法人塑膠中心,為大家解答。

PET是礦泉水瓶的主流材質,用PET做出來的容器可具有透明的特性,幾乎全球用來盛裝礦泉水的瓶子都是它的天下。PET在常溫狀態下,安全穩定,就算盛裝的是坊間有迷思「不能裝在塑膠瓶裡」的油、酒或醋,都堪稱穩定。但是,如果是在高溫環境,就要小心形成「完美風暴」。

塑膠中心專家說,構成塑膠完美風暴有三個條件:高溫、水、陽光(紫外線),只要三個要件到位,「水解作用」會逆向切開塑膠分子,也就是塑膠分子本來緊緊牽住的手會因此鬆開,雖然瓶子外觀無異狀,但是恐怕會溶出有害人體的乙醛,嗅覺可能會感受微微異味,喝起來則是無色無味,不易察覺。以汽車為例,在夏季艷陽曝曬下,放在車內的礦泉水瓶的局部溫度有可能達到6、70度,超出透明的PET礦泉水瓶的耐熱溫度,因此車內礦泉水在高熱作用下,PET分子結構鬆散,溶出化學物質的風險升高。

除了車內礦泉水,對於任何會構成礦泉水瓶「完美風暴」的存放環境,也要提高警覺,像是有些加油站業者贈送的礦泉水若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就要特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