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科技寶藏
解密科技寶藏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科技成果案例
所有案例
案例文章
案例影音
前往歷屆展覽
2022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2020 未來考古
2018 眾力方程式
歷屆展覽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科技成果案例
所有案例
案例文章
案例影音
前往歷屆展覽
2022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2020 未來考古
2018 眾力方程式
歷屆展覽
better search
搜尋關鍵字:
熱門關鍵字:
解密
工業技術研究院
TIE
創新
解密科技寶藏
解密科技寶藏
/
科技成果案例故事
/
文章
科技成果案例故事 - 文章
細胞工廠量產幹細胞,助攻台灣再生醫學邁入下一步!
09/08/2021
繼電子科技業之後,醫療產業預料將會成為臺灣最具實力的下個產業明日之星,隨著細胞生物、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日漸成熟,各項醫療新技術,將因科技的日新月異而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再生醫學領域中的幹細胞療法,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未來之星。雖然現階段,細胞產品成本仍高居...
零件檢測雙「A」齊下 黑皮崩齒難逃慧眼
09/03/2021
說到電動車,第一個在你腦中浮現的會是什麼?想必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會是馬斯克當家的特斯拉(Tesla)。會有這樣的聯想其實是其來有自,特斯拉在2021年第二季的交車量又創下了新紀錄達到20萬輛,在美國、歐洲、中國這三個地區中,每100輛車當中,就有一台是特斯拉...
PEI 高性能纖維開發 循環利用零死角
08/17/2021
歐洲國家盃足球賽、東京奧運在暑假相繼登場,點燃全球運動熱情,為年底即將來臨的世界足球賽暖身。臺灣與世足賽的距離看似很遠,其實很近,因為有不少世足賽選手身上穿的球衣,是用臺灣寶特瓶回收再製而成。現在不只寶特瓶,連有「電子產品之母」之稱的PCB板、電子元件邊料,...
廢偏光板找對「碘」 循環利用不是夢
07/26/2021
行動生活的便利讓民眾的生活中充滿著大大小小的面板,從手機到汽車,從電腦到電視,這一片片螢幕可以在大家眼前顯示五彩繽紛的畫面,除了仰賴裡面的液晶或是LED,更不可或缺的是夾在面板前後兩片薄得有如汽車隔熱紙的偏光板。 說到偏光板,大家可能很陌生,但說到太陽...
高效污染削減技術 讓科技發展與環境永續兼得
07/20/2021
這幾年常在電視上看到原本許多緯度較高的地區出現連續高溫,或是雨季不來而出現極度乾旱,有的地方卻豪大雨不斷,溫室效應造成的極端氣候讓全球各國都不得不重新審視人們對地球帶來的污染與負擔。身為科技之島的臺灣,北有高科技的半導體光電業,南有民生基礎的傳產與重工業,如...
微生物染料登上伸展台,快時尚從此擺脫高汙染!
07/19/2021
百貨櫥窗裡一件件美麗的衣服,很難跟汙染畫上等號,但是,根據印度Panjab大學時裝技術學院教授麗塔.康德(Rita Kant)的調查分析,染色、印花布料的過程中,使用超過8000種的化學品。追求時尚的消費者,愛美可以不怕流鼻水,但一件衣服,不,小到一...
抗癌藥物傳輸系統 把敵人變成自己的幫手
06/07/2021
癌症一直是全人類的大敵,發生原因、增生機制尚不盡清楚,如何消滅也不明,幾乎各類型的細胞都有可能轉變成為腫瘤細胞,所以醫療與研究單位傷透腦筋就是希望可以找到對付癌症的方法。 但過去治療癌症,不管切除或是化療,對於患者都很容易造成其他傷害與後遺症,尤其是癌...
透明顯示手術導航輔助 助外科醫師越級打怪
05/21/2021
人的大腦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器官,一旦受損就很難完全恢復,而脆弱的大腦會發生的狀況難以預料,舉凡惡性腫瘤、腦血管堵塞等,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受損或死亡。為了挽救健康,醫師藉由腦部手術處理病灶常常是必要的措施,而如何讓醫師能精準的在腦部下刀,一直是腦部手術的重要課題。...
連續式微型元件熱處理 讓品質「近乎苛求」
05/20/2021
「我們都是社會中的一顆齒輪」,相信很多人一定聽過這句話;只要缺損一個微小的齒輪,整部機器就動不起來,如同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也許這只是老掉牙的作文佳句,但現實生活中,少了一顆「小」齒輪,整台精密儀器可就真的得砍掉重練。 從一般大型機械到3C產...
疫後新視界 浮空立體模組躍關鍵
05/14/2021
電影《阿凡達2》即將在2022年上映,引起不少粉絲的期待。這部電影在13年前第一次推出時可說是造成不小的轟動,因為這是一部全3D拍攝的電影,當年如果有到電影院看阿凡達的人,服務人員一定會發給你一支看起來有點陽春的偏光眼鏡,你得戴著那副眼鏡才能看到正常的3D畫...
設備自產搭上 AI 揀儲 臺灣智慧倉儲要拚海外輸出
04/28/2021
2019年,Yahoo奇摩在臺灣的第一座AI自動化物流中心,特別選在雙十一購物節前夕正式啟用。這座占地8,400坪,鄰近國三、台66線等交通要道的倉儲中心,結合新竹物流、漢錸科技及工研院研發團隊的能量,不只透過科技加速了出貨時間,存貨量(SKU)更是原來兩座...
偏鄉醫療的神兵利器,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分擔醫護壓力
12/25/2020
台北市大安區每平方公里內,有1,495位醫師;場景換到國內其它非都會區,這個數字不到1人。更極端的情況,在某些偏鄉地區,每名醫師需要照顧的民眾為1.1萬人,而且還是在不考慮交通是否便利可及的情況下。搭配青壯年人口外流議題一起服用,留在偏鄉地區的人口經...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