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館長完美結合科技與人文 用300天寫下翻身日記

calendar_month 06/21/2023
字級:

「海科館?是在屏東嗎?」民眾常常把基隆海科館誤以為是位在屏東的海生館,這是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剛接手時最大的挑戰。「要怎麼樣突顯海科館的特色?」思來想去,「科技」,是陳素芬找到的答案,她將館名中科技二字發揚光大,把平凡無奇的玻璃魚缸化身為具AI智慧的導覽員,創造屬於海科館獨到的特色。

帶領團隊突破重圍 暗夜褪去迎接曙光

「我接任那時,在這個博物館是幾乎看不見科技的。」再加上當時海科館原本經營的OT (Operate-Transfer)廠商母公司倒閉,連帶影響營運,不僅財務陷入危機、員工士氣低落,甚至館內四處都能見到已經毀損卻無力進行修復的設備。導致這幢位處基隆與新北觀光廊帶中心點的博物館,無法為地方帶來觀光效益。

「我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我希望重新擦亮海科館的招牌,讓海科館為基隆帶來更多遊客。」於是陳素芬開始與各單位積極開會並進行盤點,運用她工業工程的專業背景,將流程改造、化繁為簡發揮到極致,再加上海科館員工對重生的期待,不到1年的時間,海科館改造工程初見成效。

圖一、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
圖一、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

科技加持 尋找重新揚帆的機會

陳素芬領著員工開始推動「週週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季季有主題」等口碑行銷,並且透過各項優惠措施,吸引民眾入館,藉由口耳相傳,打響海科館的名聲。此外,有理工背景,同時又對人文有高度興趣的陳素芬,把科技與展演做了浪漫的結合,例如建置智能館、海底攝影等,期待民眾即使無需探進海底,亦能看見海底世界的美麗光彩。

為了讓智能館有更多智慧元素,他們走進了全臺最大的研發機構工研院。陳素芬回想,2021年,當她在智慧顯示展覽會(Touch Taiwan)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成果主題館時,看到現場那一座有著透明顯示器的展櫃,心情的雀躍與震撼,「展櫃內的物體會移動,而觀賞者可以在透明顯示器上隨時看到物體的名稱隨著物體移動,這就是我想要的互動展示科技!」

圖二、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的「我視AI魚缸」。工研院/提供
圖二、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的「我視AI魚缸」。工研院/提供

創新科技 落實天馬行空的可能

當下腦中那曾有過的天馬行空的想像,瞬間成真,於是他們積極與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李正中討論,能否運用「透明顯示智慧互動系統技術」,為海科館建置AI水族缸?

雙方一拍即合,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與海科館於是著手展開規劃,歷經無數次討論,再透過館內所提供的4K影片進行AI訓練,李正中表示,原本辨識每條魚要經過5萬張圖片訓練,工研院用機器學習,將訓練張數降低8成,提高效率之餘,還可維持高準確率。短短一年之內,「我視AI魚缸」配合海科館潮境智能海洋館於2022年6月1日正式上線服務。

「我視AI魚缸」成為最受歡迎的展區之一,只要站在魚缸前,民眾不僅可以近距離與琳瑯滿目的各式魚類面對面,系統亦能主動偵測出遊客的視線,眼睛看到哪裡,眼前就會有大量的魚類資訊展現秀出,並可以透過不同的手勢,進一步辨識魚種!陳素芬肯定地表示,這絕對是海科館成立以來,把科技與海洋展示完美結合的典範。

圖三、「我視AI魚缸」透過不同手勢就能辨識魚種。工研院/提供
圖三、「我視AI魚缸」透過不同手勢就能辨識魚種。工研院/提供

在海科館 體驗科技的美好

陳素芬欣喜的表示,「我視AI魚缸」將人臉辨識技術與魚缸技術結合,民眾即使戴著口罩,也可以藉由無接觸的方式與之互動,讓民眾在沒有導覽人員解說之時,也能透過零接觸與直覺式的互動,以智慧化的模式增長海洋知識。

「科技對人們而言,不應是距離,而是透過應用,讓人類與科技更親近。」陳素芬笑言,「我視AI魚缸」的成功,讓海科館再次熱鬧起來,遊客人數從每年不到50萬人次,直逼近百萬人次,營運成本更減少三分之一。

走過疫情低谷,館長與員工的熱情與創意,為海科館帶來新生,陳素芬言談中的喜悅溢於言表,「沉到水底的船終於浮到水面上了!」未來也將持續與工研院合作,導入更多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研發的創新技術,讓觀眾走進海科館,不僅更認識海洋,也能體驗科技的美好!

圖四、海科館潮境智能海洋館內的「我視AI魚缸」,吸引小朋友駐足。
圖四、海科館潮境智能海洋館內的「我視AI魚缸」,吸引小朋友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