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醫療的神兵利器,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分擔醫護壓力

calendar_month 12/25/2020
字級:

台北市大安區每平方公里內,有1,495位醫師;場景換到國內其它非都會區,這個數字不到1人。更極端的情況,在某些偏鄉地區,每名醫師需要照顧的民眾為1.1萬人,而且還是在不考慮交通是否便利可及的情況下。搭配青壯年人口外流議題一起服用,留在偏鄉地區的人口經常是老年族群,更加需要醫療照護,其中慢性病患者不在少數。

面對這樣的醫療處境,工研院研發團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所研發累積的技術可以有效幫助慢性病患者的傷口照護,特別是傷口不易癒合的糖尿病患。由於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會造成血液循環不佳,連帶使得氧氣、身體組織所需的養份、藥物無法順到達到患部幫助傷口癒合。一旦傷口無法在短期內復原,可能就會留下更多感染風險與後遺症,醫療人員經常在巡迴服務時,發現患者無法妥善照料而造成病況惡化。

巡診時已是設備、資源相對不足,遇上棘手的病況更是常常需要向後援團隊尋求協助,「支援前線」的戲碼不斷上演。如同抗疫作戰也大量藉助資訊科技,醫療人員利用手機拍照、互通訊息,透過LINE求援,雖然堪用卻讓人深感工具所不足之處。針對傷口照護的醫療需求,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設計出 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讓AI進入醫療現場。

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的硬體非常簡單,外型甚至幾乎就是一隻配備了三鏡頭的手機,只是它的鏡頭不用來美肌。對於慢性傷口照護,醫療領域有共通的評估測量原則,甚至不只一套系統,壓瘡PUSH、DESIGN-R、TIMES、慢性足部潰瘍DFS,都與慢性傷口評估有關。研發團隊經過與醫事人員共同討論後,取出較為共通、並且可透過設備收集數據的客觀標準如傷口尺寸、顏色組織、邊緣狀態、滲出液狀態等等。

有了可量測、可數據化與客觀的標準後,任何事情就進入了AI人工智慧的守備範圍。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研發團隊跟隨醫療團隊跋山涉水巡診累積了三千多張照片,經過專師醫師協助進行標註清整後,將原始三千多張照片以變色、變形等方式,模擬出四萬多種傷口型態供電腦進行機器學習。最終結果,iSCare系統對於傷口的評估,與專業醫師的判斷結果一致性達到了85%以上。

透過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輔助,病患的傷口癒合時間快了一倍,從原本的50天縮短至25天,最主要原因是在正確判斷傷口癒合情況後,採取合適的治療應對方式,因此加速了復原時間。以AI為基礎的演算法,在硬體輔助下更能做到超越人工的預防效果,靜脈血流攝影就是一項早期發現更多病徵的利器。傷口周圍的血流情況,人眼無法看出,但在攝影鏡頭下即可發現溫度較低,獲得這個訊息後,醫療人員就可以著手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提早預防傷口惡化。

資訊所能輔助的不僅於此,由於傷口照護除了用藥,飲食及照顧方式也需要配合癒合情況調整,系統化記錄後,除了病況趨勢發展軌跡清楚,更便於各科醫師共同研商。而資料更是AI人工智慧的燃料,收集了更多臨床資料後,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會更加精準,成為醫師的得力助手。

對iSCare 慢性傷口智慧照護系統的發展,工研院期待它能夠成為正式的醫療器材,成為遠距醫療的神兵利器,以簡單的設備配上人工智慧,為更多的人帶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