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麻醉輕重知多少

calendar_month 01/30/2015
字級:
麻醉之後到底是醒是睡?問問「多維麻醉深度監測系統」
創新科技專案 / 多維麻醉深度監測系統 文 / 陸子鈞

雖然現實生活不會遇到像電影《索命麻醉》劇情般的陰謀,不過的確有部分的病患會「術中清醒」,像電影男主角一樣身體無法動彈,可是感覺得到痛,甚至有意識。如此,日後對手術的恐懼可能是看完電影的恐懼無法比擬的。現在,世界首創三合一多維麻醉深度監測系統,可以終結手術麻醉失誤的風險。

由中科院團隊所開發的「多維麻醉深度監測系統」,是世界上首度將腦波(EEG)、心電圖(ECG/HRV)、血氧濃度(SpO2/PPG)與麻醉深度結合的監測系統。任國光副所長說:「大約有百分之0.1到0.7的手術會發生『術中清醒』,這對患者來說術後的心理壓力很大,可能就不敢接受手術了。」可是麻醉劑量過高,又會拉長術後回復時間,對患者來說也是身體的負擔。因此,適當的麻醉劑量,以及在手術中是否要補麻醉,麻醉醫師就需監測資料來協助。

麻醉監測儀在美國的手術房是標準配備,「在台灣,只有百分之13的手術房有監測儀」,任副所長接著補充說,因為麻醉監測儀價格不斐,所以不是每間醫院都能購置,而且各科醫師短缺,一位麻醉醫師可能只能憑著相關的生理資料,同時監控5臺手術病患的麻醉情形。除此之外,麻醉監測儀只能使用原廠的腦波貼片,在沒有健保給付的情況下,許多患者聽到價格寧願省去這項開銷,但是這樣就增加了手術的風險還可能因此延伸出醫療糾紛。

中科院的研究團隊開發出的這款麻醉深度監測系統,不僅能脫離對國際大廠的依賴,而且還更為先進,除了以往作為意識清醒指標的腦波之外,還以整合了能代表自主神經活性的心電信號,以及可作為疼痛指標的血氧濃度。這樣一來,麻醉醫師有更完整的資料可以掌握病患的麻醉深度。

不過整合進更多資料,也增加了麻醉醫師判讀資料的負擔。在手術房,醫師需要快速又準確根據資料作出判斷,監測資料必須轉化成麻醉深度指標,方便判讀。為了要建立麻醉深度指標模型,研究團隊將手術中收集到的生理監測資料請麻醉醫師判斷麻醉深度,由於資料量龐大,參與的醫師貢獻了許多工作外的時間幫忙,也因為這樣,讓這套監測系統更具備實用價值。

多維麻醉深度監測系統雖然整合了三種監測指標,但是模組化的設計讓使用上更有彈性,舉例來說,僅監測疼痛程度就可以了解病患的疼痛感受,不需要監測腦波及心電圖。此外,這套系統也具有跨平台的潛力,像是把軟體安裝在平板裝置上,方便麻醉醫師在手術台間行動,也讓手術房的儀表更簡化。「特別是可以用在兒童牙醫」,任副所長補充說,因為醫師很難分辨小孩的哭鬧到底是因為感覺痛在哭,或者是因為出於害怕,這時候就要靠系統來判斷。

收集患者手術過程的生理資料,還能建立麻醉深度資料庫,醫師能夠根據資料庫所建立的模型,依照患者不同的性別、年齡、體格、遺傳狀況…等等特徵,找出適當的麻醉劑量,不再只能依靠經驗和不同族群的醫學報告。

整合非侵入式生理訊號含腦波(EEG)、心電圖(ECG/HRV)、血氧濃度(SpO2/PPG)與麻醉深度結合的監測系統,能監測麻醉深度,評估意識程度、自主神經活性反應及手術中疼痛指數之多維面向指標,避免患者「術中清醒」驚恐不已且有疼痛感,可應用於睡眠深度的監測、機動載具駕駛意識清醒度監控、術後不留院病人機能評估、居家病人的隨身照護以及手術中的麻醉深度評估等。